新华网评:自觉当好健康“卫士”
宋 燕
上海市率先向全体市民倡议,集体用餐时要使用公筷公勺;四川省在全省开展“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海南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方案开展“爱国、爱海南、爱家乡、爱家庭”卫生健康大行动……今年的4月是第32个爱国卫生月,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爱国卫生活动。
源自20世纪50年代的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防控传染病的一个传统“法宝”,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康促进行动。经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的社会意义和重要性愈加凸显。
全方位传播文明健康理念。文明健康生活,理念先行。此次疫情告诉我们,治“已病”不如防“未病”。我们通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公共场所健康监测与消毒行动等举措,守护好人民健康防线、不给病毒“死灰复燃”机会的同时,还应从细节抓起,在防治方面下好“绣花功夫”,全方位多层次向城乡居民普及健康知识,传播文明健康理念,春风化雨、成风化人。比如,在爱国卫生月活动中,有的地方“见缝插针”,通过在公园、广场、景区等公共场所设置健康教育展板以及各种新媒体平台传播健康和防疫知识;有的地方则送健康知识入户,让家庭医生、社区工作人员等成为基层群众健康习惯的“引路人”。
养成好习惯成就大健康。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常消毒……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公共卫生教育课,提醒每一个人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何其重要。个人卫生小习惯关乎全民“大健康”,每个个体都是全民健康防线上的重要一环,都应当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摒弃卫生陋习,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在爱国卫生月期间,通过宣传、互动等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文明健康习惯的倡导者和践行者队伍,自觉成为全民健康“卫士”,这样的参与无论对眼下的疫情防控,还是未来的卫生环境建设,都将大有裨益。
树立文明健康理念、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意识和习惯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我们要持之以恒用好爱国卫生运动这个防控传染病的传统“法宝”,将好理念好习惯坚持下去、巩固下去,使其成为预防疾病的“防火线”、文明生活的“风景线”。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