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新闻频道 >> 要闻

委员谈“两山”—— 绿水青山带笑颜

2020-08-13 08:55:49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有话说
0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到安吉县余村考察,明确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这一理念经过15年实践检验,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15年来,“两山”已经从重要理念发展为“两山”理论,并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15年来,“两山”已经从理念、理论走向探索实践,并在全国各地取得了巨大进展和丰硕成果;15年来,“两山”理论已经从中国走向世界,并在国际机构及越来越多的国家产生广泛影响。

  15年来,社会各界对于“两山”科学内涵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地认识到“金山银山”就是经济建设成果的形象化比喻,而“绿水青山”就是生态环境或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形象化比喻。

  15年来,社会各界对于“两山”辩证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两者既对立又统一,而且应努力实现两者的统一协调、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5年来,社会各界对于“两山”转化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且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推进两者的相互转化,关键取决于“绿水青山”的基础和变化情况———在基础较好、变化向好的地区或时期可以推动“绿水青山”适度有序地转化为“金山银山”,反之则推动逆向转化。

  15年来,社会各界对于“两山”内在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地认识到需要全面地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要按规律办事,决不能违背规律,更不能蛮干。

  15年来,社会各界对于“两山”制度环境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决不能触碰各类“红线”,要充分运用好各项激励政策、共享“生态红利”。

  总之,15年来,社会各界对“两山”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内在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进一步增强了协同推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两山”理论已经成为建设富强美丽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全国政协委员谷树忠)

  全国政协常委陆桂华:

  “两山”理论为做好水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理论深刻揭示了人类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为处理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好水利和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论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3年6月3日就深刻指出,“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是治水事业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也是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紧迫而长期的战略任务。”这句话精辟阐述了水土保持在“两山”理论中的定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关键要把握好一条主线,就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河湖水系和生态环境,就是要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当前,水土保持工作正处于攻坚期,各级水土保持部门要不忘初心,强化制度建设,推动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强监管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二是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水利和水土保持工作。在全球科技创新加速发展的形势下,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践行“两山”理论,做好水利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保障。近期水利部、国家自然基金委分别联合三峡集团、国家电投集团设立长江水科学基金和黄河水科学基金,围绕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聚焦流域基础水科学展开研究,着力提升流域水治理和水土保持能力。同时,充分运用卫星遥感、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强化先进实用技术成果推广和应用,鼓励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为水土流失治理等水利工作提供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供高效、高质量的科技供给,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引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三是践行“两山”理论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近几年来,结合本职工作,我先后深入“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云南怒江州,四川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以及甘肃、贵州、重庆等省区市的贫困地区调研水利扶贫等工作。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相辅相成,是良性的互动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既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又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稳步提高脱贫质量,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要大力开展生态扶贫,通过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扶持发展生态产业等,引导和推动相对贫困地区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推进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打造水美乡村、花园城乡。统筹生活生产生态,发展优势生态产业,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作者系水利部副部长)

  全国政协委员王培安:

  把“两山”理论融入生产、生活全过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重要的执政理论之一,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社会革命、技术革命,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模式的重大调整,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度重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当前,深刻理解、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对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该理论提出十五周年之际以及“十四五”规划编制之际,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一是在“十四五”规划中专门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启动美丽中国建设,坚定不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是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制度贯彻执行。深入宣传培育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将文明创建、爱国卫生运动、垃圾分类处理等作为重要抓手和载体,广泛开展绿色家庭、社区、机关、服务机构等创建活动,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严格执行生态文明制度,严厉惩处危害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构建和完善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大支持引导力度,提升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能力,加强各类环保社会组织联动协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环境治理格局。

  四是作为政协委员,要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要带头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作、融入生活、融入个人修为,做到绿色生活、绿色消费,自觉响应垃圾分类处理,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举手之劳做实做细做好,影响和带动全民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系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全国政协委员常信民:

  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以“两山”理论为指导

  “两山”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认为,新时代自觉践行“两山”理论,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有重大意义。

  “两山”理论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体现。好的生态环境普惠老百姓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先后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绿色”纳入五大发展理念,将“美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将“污染防治”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战,形成了全方位的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方案,勾勒出从目标到原则到行动的路线图。这就是我们党初心的具体体现,在全国亿万群众的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必然会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这就是真理的力量。

  “两山”理论造福子孙后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考察时,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从那一天起,余村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开始了全新的发展,实现了发展观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的转变,不仅环境美,还产业兴、百姓富。从那一天起,由浙江到全国在“两山”理论指引下,生态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以“两山”理论为指导。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始终树立和践行“两山”理论,防止和避免为了发展产业而破坏自然环境,为了脱贫攻坚而忽视资源保护,为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而破坏生态系统等急功近利、野蛮发展的错误做法。同时,这次疫情启示我们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生态理念。因此,未来要继续运用“两山”理论推进动能转换,在高质量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将绿水青山变成生态要素和生产要素,在严格保护和高效开发利用的同时,持久地保护好绿水青山。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作者系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原驻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纪检组组长)

  全国政协常委兰云升:

  实现“绿起来”与“富起来”深度结合

  受到“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等观念影响,“要蓝天还是要发展”这道“选择题”曾困扰无数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被简单认为是二元对立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思想革新了传统的对立发展观念,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成本换取短期经济发展,而是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建美丽中国,既符合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现实需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绿色发展布局奠定了基础,成为新时代的新共识。

  2019年6月,我参加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的调研,赴塞罕坝林场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塞罕坝精神”实地考察。期间,我走访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人工林海,加深了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两山”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体悟了生态现代化的中国追求和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塞罕坝的历史探索与现实实践,对“两山”理论作出了三个方面的现实阐释和印证:一是“穷山恶水也能变成绿水青山”。近60年间,几代塞罕坝人伏冰卧雪,将荒山秃岭修复成112万亩“华北绿肺”,起到了庇护河北、护卫京津的重要作用,实现了“人给自然留条路,自然给人留活路。”二是“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有金山银山”,2019年,塞罕坝天然山泉水、文化旅游、医疗康养、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地热能等绿色产业增加值达44%,远超传统“两黑”(黑色金属开采和黑色金属冶炼)产业,使得后人享受到生态环境优化带来的福祉,实现了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靠山要养山、靠水要养水”的转变。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当前,塞罕坝围场县的伊逊河深层地下水1吨市价达4000元,超过一吨粗钢的价格,充分印证了“让好水流金”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也展现了“两山”理论作为一种生态保护理论和一种经济发展理论的科学性和深远性,指明了一条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生态优先、探索绿色引领的发展新路。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和“十四五”规划编制之年。作为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更是确保未来15年“两步走”战略走好“第一步”的前瞻规划,在“十四五”规划中坚持和融入“两山”理论,对于应对疫情冲击、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都至关重要。

  因此,建议在发展规划编制中,以绿色为鲜明“底色”,把推进绿色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来考量,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含量———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进行细化的度量核算,促进“两山”理论在经济提质升级中落地落实,实现“绿起来”与“富起来”深度结合。同时,在法治建设、制度机制、政策目标、技术创新等方面继续强化绿色发展布局,推动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绿色金融发展,实现全产业链绿色化转型,为“两步走”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系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

  全国政协委员凌振国:

  在“两山”理论指引下继续前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理论,是对浙江安吉县余村干部群众率先实践的科学概括和经验总结。15年来,“两山”理论从一村到数村、从一省到多省,从一地到全国各地,由点到面,清新的绿色理念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引领中国走出一条崭新的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着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建设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一步步变成为现实,不断推进中国实现时代前行的历史性大变革,极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系列根本变化。

  在“两山”理论指引下,从生态立村、生态立县到生态立省、生态立国,“两山”理论强力推动着中国从资源消耗浪费型发展走向今天这样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从“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有力地引领着绿色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回顾6年多来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多次参加有关资源环境调研时的所见所闻,深感无论是在省、市、县层面还是在乡镇、村、组基层,无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干部群众中间,无论是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还是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无论是去公司厂矿学校还是到山区牧场沙漠,无论走到哪里,耳闻目睹人们谈论最多的高频词语就是“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认为“两山”理论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是引领百姓致富的理念,是能带给人民福祉的理念。

  “两山”理论已经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在今后的调研中,要更加深入扎实,更多更充分更精准地把各地党员干部群众践行“两山”理论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建议及时准确地反映,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中更好地发挥委员作用。

  在“两山”理论指引下,全党全国人民真正懂得了如何处理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自觉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只有践行好新发展理念,用“两山”理论指导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更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在“两山”理论指引下,全党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就能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起到倒逼作用,助推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促进环保节能产业壮大发展。人们清醒地感到,只有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把祖国的绿水青山建设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1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摆在我们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十三五”规划的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绝大多数已提前得以落实,全国上下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快车道。现如今,祖国的大江南北,空气更清洁了,河水更清澈了,山更绿了,土更净了,环境更美了,人们的生态环境获得感日益增强。“十四五”规划制定在即,作为政协委员,要为“十四五”期间全面推动生态环保领域突出问题的解决,坚决防止污染防治可能出现的反弹回潮建真言、献良策,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底色成色得到全面提高,让“两山”理论永放光芒。

  (作者系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驻会副主任)

  全国政协常委董恒宇:

  “两山”理论的哲学理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形象易懂的语言表达,其中蕴含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哲理。“绿水青山”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代名词,“金山银山”是经济价值的代名词。为什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呢?因为绿水青山不仅有经济价值,而且有生态价值、景观美学等价值。以前,我们把绿水青山称为环境,这明显受西方哲学二元论影响,二元论认为环境是客体,只有人是主体。“两山”理论的重要性在于确认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性及其尊严。

  人类是自然之子,是生物链的一个环节。人与其他生物在地球上都占有一个确定的生态位,其中物质、能量与信息在“生物链”之间进行循环和有序流动,保持一切生命的存在与演化。

  儒家有个词挂在孔庙大殿,叫“位育中和”,其中这“位”的概念,即表明人类在宇宙间是有定位的。人和自然界的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位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依存、相依为命,生命也不可能同发育它的物质环境分开。事实上,任何一种生态位上的自然存在物的主体地位被否定、尊严被剥夺,都可能引起自然系统的失衡乃至灾变,即所谓的蝴蝶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在哲学意义上,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和尊严就代表着生命共同体的秩序和稳定。

  同理,我们欣赏和讴歌自然景色之宁静、和谐和美丽等,其实就是因为自然的尊严得到保障和尊重,其内在秩序或自性得以天然的呈现———如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等景象;同样,只有道法自然,人类笔下的艺术“作品”才能溢射出美丽的色彩。肯定自然生态的主体性,其目的并非贬抑或消解人的主体地位,而是遵循“天人合一”的中国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两山”理论的提出是我国生态哲学、生态文明理论的重大飞跃,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

  (作者系内蒙古政协副主席、民盟内蒙古区委会主委、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全国政协常委王寿君:

  高质量发展核能,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而核能作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理应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核能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能源需求将长期持续增长。核能是大国保障能源安全的普遍选择,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建有核电站,并将核能作为能源结构的重要部分。2019年,我国核能发电量为3481.31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88%。全球有核电国家核电发展占比平均值约为10%,而我囯远低于平均水平,未来增长的空间还很大,对当前和未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核能是优化能源结构、履行减排承诺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效手段。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已经难以为继,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的雾霾问题也已成为国家之痛。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必须优化能源结构。2016年,《巴黎协定》正式生效。我国承诺,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核能发电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和氮氧化合物,减排效果十分明显。与燃煤发电相比,2019年我国核能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10687.62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8001.57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90.84万吨,减少排放氮氧化物79.09万吨。此外,发展核能供热也是缓解大气污染,实现绿色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要打臝污染防治攻坚战,兑现减排承诺,发展核能既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要求,又十分紧迫。

  我国核电发展已走过近40年的历程,实现了从起步到规模化、国际化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核能领域实现高速度和高质量的同步发展,我国三代核电的安全性、技术成熟性、设备国产化、建设自主化,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我国核电运行始终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可以说,我国核能已经具备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基础,必将在我国生态强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系中国核学会理事长)

  全国政协委员闵庆文:

  重新认识

  生态系统的价值

  绿水青山不仅是良好生态环境的象征,也是健康生态系统的重要标志。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健康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服务功能。当人们目光局限在产业经济发展的时候,往往只是关注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生产产品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等方面,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作用和生态系统的产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是对自然资源概念更深刻的认识,因为这里的“水”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水,而是由健康的水体生态系统提供的清洁的水;这里的“山”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山,而是由健康的山地生态系统支撑的葱茏的山。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多种服务,除了人们所熟知的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食物、医药及工农业生产的原料等直接产品(也被称为生态系统的供给功能)外,还有许多常被人们所忽视的功能或效益,包括影响人类生态环境的调节功能,为人们提供精神感受、知识获取、主观印象、消遣娱乐和美学体验的文化功能,以及保证其他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支持功能。可以说,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金山银山的目的和归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促进了人们对于传统的商品观念的转变,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也是有价的;提高了人们的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两山”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而科学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实践发展的根本遵循。

  理论指导行动,行动决定结果。深刻认识“两山”理论的深刻内涵,就是要始终将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作为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遵循;就是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就是要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换途径,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系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

  全国政协委员戴秀英:

  履职建言谱写“两山”理论新篇章

  为了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各地区、各行业和各领域都在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和方法,实现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形成了一些典型经验和模式。践行“两山”理论已成为林业部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绿色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目前,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巩固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任务依然繁重,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短板和薄弱环节。

  建议国家加大西部建设力度,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一是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坚定贯彻“两山”理论,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保障好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保护好冰川、湿地等生态资源。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力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湿地保护修复,缩短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二是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制度体系。形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部门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查、强化对地方党委政府履责的监督力度,以督查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加快制定《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完善技术体系,厘清证后管理职责,健全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两法”治理功能。积极推动法律监督与公众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将政协生态环境治理监督纳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范围,完善落实和反馈机制。健全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与环境执法机关共同推进环境治理。

  (作者系农工党宁夏区委主委)

  全国政协委员朱奕龙:

  山水林田湖草是“绿水青山”的基底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指引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明灯。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发展,“两山”理论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践验证、理论认可、民意认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视野,提出并不断阐述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和思想,为如何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引。山水林田湖草是“绿水青山”的基底,也是决定区域发展空间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

  经过近几年的调研和对“两山”理论的深入学习思考,我认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必须统一规划,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行政区划、部门管理、行业管理和生态要素界限,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各要素保护需求,健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综合治理、系统修复。

  在今年两会期间,我提出了关于尽快编制《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空间管制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建议,希望通过统一的《规划》落实生态优先原则,保护既有的生态建设成果。同时,通过《规划》统一生态保护标准,形成生态保护“一盘棋”的思想认识,实现一体推进生态保护和治理、一体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最后,以《规划》带动绿色产业崛起。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成果,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发实现其生态经济价值变为“金山银山”;另一方面也将有效拉动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作者系中国侨联副主席)

  全国政协委员曲伟:

  践行“两山”理论,契合发展哲学

  “两山”理论的提出是生态环境领域发展理念的大事,具有顶层设计的战略意义。放眼中国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践行“两山”理论这一具有哲学哲理的论断。中国正在走“经济增长、社会包容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之路,涵盖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用“高瞻远瞩”来形容“两山”理论比较恰当。因为,联合国对世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是在“两山”理论提出以后。

  2012年,在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上,联合国明确提出保护地球、具体到“可持续”发展的100多项目标,也是从这三个维度展开的,这在跨度上有6年时间。15年来,“两山”理论已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遵循、达成全球共识的基本理念。

  “两山”理论从提出,到践行,达到了哲学的理论高度,是一种历史性的思想。也应该重温下恩格斯给予哲学的解释和定位。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明确指出,哲学是一种历史性的思维,具体地说,哲学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基础上的理性思维。“两山”理论高度契合从“哲学高度”的提炼和归纳:哲学不是宗教,但是它给予人以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但是他给予人以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但是它给予人以真理;哲学不是伦理,但是它劝导人以向善。“两山”理论给予人以信仰、给予人以美感、给予人以真理、劝导人以向善。“两山”理论在各地方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和平衡的基础上,诠释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间不是相互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山”理论具有深刻的内涵,回答了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间唯物辩证法的哲学之道,是可持续美丽中国,乃至绿色地球建设的指南。

  环境是大家的,应该持续践行“两山”理论,铢积寸累,要记住,罗马也是一点一点、一天一天建成的。

  (作者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研究员)

  全国政协委员徐星:

  “两山”理论的实践将影响全人类的命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朴实生动但又意义深刻的话构成了“两山”理论的核心思想,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过去15年的实践来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著。在重要环境指标方面,我们取得了明显进步,做到了天更蓝,水更清。在经济建设方面,新能源和绿色交通等许多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毋庸讳言,实践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推进环境整治,关停并转不达标企业时,存在一刀切,法治有缺陷的问题。

  继续推行“两山”理论,未来任重道远,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期,如何协调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改进空间,像大力推进绿色农业,减少和改进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大力提高化石燃料质量,减少低质煤炭的使用和提高油品质量;引导餐饮业革命,减少油脂使用和发展相关处理技术,推动城市环境治理。

  “两山”理论的实践,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将影响全人类的命运。自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变暖及其带来的环境变化在速度和规模上是空前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指出:“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对气候的影响一直是观测到的变暖的主要原因。”相对于新冠疫情这样的突发灾难,气候变化是长期效应,容易被公众所忽视。需要强调的是,气候系统的变化一旦超过阈值,就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变化,将为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导致大规模的食物和水短缺以及大量重要居住地的丧失。

  全球已有2/3的国家和地区做到了太阳能和风能成本低于化石能源的成本,新能源汽车和其他绿色交通工具在不远的将来会取代传统交通工具。如何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推动温室气体进一步减排,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需要我们更多思考和努力。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于培顺:

  走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论,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指明了转变发展方式的路径。如今,这一理论也从安吉走向了全国,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实践充分证明,“两山”理论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两山”理论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都自觉开展了生动实践。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立足自身实际,发挥独特优势,认真践行“两山”理论,涌现出一批好的经验做法。如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将太行山低山区的平山葫芦峪打造成现代农业产业园,采取“公司+农民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组织形式,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相结合,实现了荒山荒坡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农民增收,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百姓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必须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是要坚决保护好绿水青山。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两山”理论,坚决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保护和建设好绿水青山。

  二是要将“绿水青山”更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要因地制宜找准找好两者的转化路径,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要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养生养老等,发展好“绿色经济”和“美丽产业”。

  三是要支持合作经济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要注重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在组织引导、流通网络、经营服务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规模化开发、集约化经营、市场化发展的路子,促进绿色经济尤其是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让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作者系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会长)

  全国政协委员徐丽桥:

  “两山”理论指引文旅融合发展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前提,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才能对接市场,开发出相应的产业、产品和服务。想拥有金山银山就需要绿水青山,不能掠夺式开发,将创造财富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于财富的创造不仅是发展的需要,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两山”理论深刻揭示了人类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对于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具有重大的启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文化传播是树立绿水青山意识的有效手段,能够传达意识形态,塑造和深化公众对绿水青山的认知和理解,将绿水青山意识转变为自觉的行为意识。在新形势下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很多地方都着眼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代田园乡村,充分挖掘自身拥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并加以整理与利用,把“五个留”(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的要求体现在当地文旅融合的方案中。

  建设“绿水青山”包含了健康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通过文旅融合充分展示自身自然生态之美和乡村特色文化魅力,讲好各自的中国故事。文旅融合着力推动资源变资产,发挥山水资源与乡土文化的优势,有效推动特色资源资产化,盘活乡村现有资源、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为农民增收,个别地区还依靠旅游带动脱贫,实现旅游富民。

  (作者系民进中央文化艺术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孔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