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和偏见可以休矣
近期,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为代表的部分美国政客发起所谓“清洁网络”计划,该计划从清洁运营商、清洁应用商店、清洁移动应用、清洁云以及清洁电缆等五个方面排挤中国互联网企业、产品及服务。其借口是中国企业对美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自由“构成重大威胁”。但谎言始终是谎言,偏见毕竟是偏见。把政治偏见演化成经济压制,把意识形态争议篡改成互联网产业制裁,美方不过想一箭双雕而已:政治的西风压倒东风,又为经济的掠夺戴上冠冕堂皇的帽子。
“清洁网络”原本应该针对的恰恰是蓬佩奥们自己。从“维基解密”到“棱镜门”“方程式”和“索伦之眼”,美国在监听和窃密方面的恶名早已昭彰,可谓铁证凿凿,妇孺皆知。以中情局局长出道的蓬佩奥却将自有的原创经验张冠李戴,着实上演一出前所未有的“贼喊捉贼”的“污点政治”戏码。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美国部分政客的做法所为何耶?不过是找到一种借口,强打“中国牌”,煽动美国民粹主义浪潮,维护美国多方面霸权优势,牟取选举政治利益。
“清洁网络”计划已经对自由市场经济形成了赤裸裸的重大威胁。以政治的名义来应对5G的差异,把与华为的科技竞争、与TikTok的用户竞争变成外交纠纷,这与自由、市场、开放等美国向来标榜的传统价值观相去甚远。以“莫须有”的罪名、以国家安全的名义侵袭自由市场,这只能说明美国正在远离“美国梦”。中国在全球获得领先地位的互联网企业是民营经济体,而不是国有企业,依靠的是智慧和技术的叠加,动辄对中国民营互联网企业施加不公平打压,这与美国过去鼓吹的自由、平等、法治等背道而驰。为什么在美国共和党大会上,相当一部分共和党精英拒绝站台?不是别的,恰恰是蓬佩奥等人的做法背离了共和党传统价值观,退一万步讲,即便要遏制中国,吃相也不应该如此难看。
在百多年中美交往史上,中美友好与中美冲突时常并举,但友好始终是人心所向。1938年,长期在中国生活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主要代表作是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小说《大地》。笔者提赛珍珠主要不是说她的文学成就,而是分享她对中美友好的求索。1958年,赛珍珠在《朋友之间》中记录了她和菲律宾外长罗慕洛的谈话,认为美国政府想用美国式的价值观和标准来衡量、要求新中国的一举一动,这样就产生了矛盾,这些代表美国式的价值观和标准均起源于西方文化、历史背景,与中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相距甚远。赛珍珠希望中国和美国能找到一种互相容纳的机制。文化的不同决定了道路的不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才是世界精彩纷呈的本来面目。竞争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准出现不同的声音或不同的利益。
互相容纳,需要智慧和视野,也需要格局和取舍。公共外交的目的是要让其他国家的民众听得见自己的声音,但光听得见还不行,还需要听得进。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崛起,让全世界开始有了不同的、新兴的传播平台,吸引了诸多网民参与其中,津津乐道。中美民间蓬勃的创造力得以展现,实际上推动了中美民间的互相了解与理解。对新兴互联网传播平台的打压,从根本上不利于中美民间的友好交流,容易让傲慢与偏见横行,极端与极端对垒,这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事。在美国流行的美国互联网平台上,友好的声音容易被极端的声音所掩盖,理性的发言容易被偏激的态度所埋葬,这充分说明,让外国民众听得进中国立场、中国观点,还需要我们下真功夫,转换策略。反击是一种斗争,让更多的人理解我们、支持我们,也是一种斗争。
站稳了立场,站住了姿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既敢于发声,也善于发声,充分利用包括司法在内的各种合法手段,“清洁网络”计划终究是一张站不稳、站不住的“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