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天坑”“变身记”:危机矿山“石上开花”
(中国减贫故事)“亚洲第一天坑”“变身记”:危机矿山“石上开花”
中新社湖北黄石9月25日电 题:“亚洲第一天坑”“变身记”:危机矿山“石上开花”
中新社记者 梁婷
初秋时节,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内绿意盎然,鲜花点缀草丛间。70岁的巫东明打着竹板,向往来游客介绍起“石头上种树”的故事。
为何在石头上种树?石头上如何种树?树种成了吗?
“危机矿山”承受环境之痛
和巫东明一样,没人曾想过,昔日寸草不生的矿山硬岩废石堆放场,变成如今绿树成荫的旅游景区。而公园内陈设的采矿机械设备工艺品、无处不在的工业设计风,提醒着人们那段火红年代的采矿记忆。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前身”即大冶铁矿。据史料记载,公元226年这里就有了开采活动。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大兴洋务,选择此处作为汉阳铁厂原料基地。1952年,国家重建大冶铁矿。6年后,大冶铁矿投产,成为中国十大铁矿之一,被誉为“武钢粮仓”。巫东明是大冶铁矿的一名退休职工。
“守山吃、伴山眠,夺矿保钢。”巫东明参与并见证了矿山开采的繁盛时期。漫山遍野红旗飘扬,机声轰鸣,炮声如雷,突击小分队夜以继日地忙碌着。巫东明负责成品矿运输,他还清楚记得,火车加满一箱水是24吨,“最忙的时候,一晚上起码要加36吨水,输出成品矿一万吨。”
时间推移,矿山辉煌发展背后,危机信号渐显。巫东明最直观的感受是,矿越挖越深,但运出的成品矿却越来越少。后来,三座连绵起伏的铁矿山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东西长2400米、南北宽900米、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的“亚洲第一天坑”。
据统计,经过大规模开采,大冶铁矿已消耗铁矿储量1.3亿吨,到本世纪初,其铁矿资源保有储量已不足3000万吨,被国家列为“危机矿山”。
长期开采也让矿山人承受着环境之痛。“住的平房,瓦上全是白灰,一到夏天,石头白天吸热,晚上热浪袭人。”巫东明说。
转型突破吸引游客“打卡”
面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之痛,矿山人寻找转型突破口。从1990年开始,大冶铁矿着手整治工矿地,进行生态复垦。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反复尝试,攻克硬岩条件下耐旱、耐贫瘠树种的选定难关,在硬岩废石场不覆土的条件下培养种植刺槐等树木。
“全矿山职工拿蛇皮袋,背着土,和愚公移山一样,挖山不止、种树不止。”巫东明回忆起当年的场景。
见缝插绿、破墙透绿、回填植绿,矿山人一代又一代接力种树,终在石头上种出万亩槐花林。每年4月,漫山遍野槐花如约绽放,“石上开花”的景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昔日废石堆放场,“变身”面积达366万平方米、亚洲最大的硬岩绿化复垦基地。
为摆脱对矿产资源的深度依赖,大冶铁矿于2005年建成了占地15平方公里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两年后正式开园迎客,并于2010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矿山人不仅有了休闲去处,更享受到周边配套设施、住宿环境提档升级带来的便利。
“矿二代”刘源是一名井下工人,随着矿山公园建成,他脱下矿工服,告别“四块石头夹一块肉”、满是泥灰的井下环境,转型成为文旅从业者。
从“地下”转移至“地上”,变化的不仅仅是工作环境。“从前只需要在井下埋头苦干,现在需要思考如何让转型后的路走长远。”刘源说,第一批转型过来的矿山人从未接触过旅游,大家跑遍各大旅行社,开拓市场,逐渐摸到门路。“公园第一年的保底游客量是8万人次,我们做到了。”
如今,通过工业游与生态游双轮驱动,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形成矿业生产为旅游开发提供资源,工业旅游为矿业经营提高知名度的优势互补格局,为百年老矿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管理处主任阎红勇介绍,目前矿山公园每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2019年仅门票收入达307万元人民币。今年下半年,公园将深度开发矿冶文化资源,围绕“天坑”建设游乐项目,利用声光电和现代科学技术,丰富游客体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