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销售火爆的背后:定价数据不足等问题显现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 题:你为健康投保了吗?
新华社记者谭谟晓
一场疫情,让关心保险的人多了起来,老百姓的健康意识和对风险的关注明显提升。许多人选择购买健康险来防范风险,为健康保驾护航。
你投保了吗?
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前10月,健康险保费收入7162亿元,同比增长16.6%,在各险种中增速居前,成为今年以来保险业一大亮点。
回顾健康险的发展,2013年,健康险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但当时其在人身险业务中的占比还在10%左右。
此后,健康险快速发展,占比几乎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人身险业务结构不断优化。2019年,健康险保费收入7066亿元,在人身险中占比超过20%。
从今年前10个月数据来看,健康险保费收入增速较快,既体现了健康险市场的良好发展势头,也折射出老百姓的保险理念之变。
从健康险的组成来看,相关险种恰好承担了健康诊疗各个阶段的不同功能、互为补充。
当前,重大疾病保险已成为人身险公司的主流产品。当被保险人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时,保险公司应该照章赔付。
但从产品特点来看,很多重大疾病保险产品性价比并不高,集中体现在:条款晦涩难懂,专业性太强;保障额度不高,赔付门槛过高;理赔材料繁多,理赔流程复杂漫长。
说白了,老百姓在与保险公司打交道过程中经常处于弱势地位,容易因缺乏保险专业知识遭遇销售误导和理赔难。
专家表示,这些顽疾由来已久,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这不仅需要保险公司规范经营,更需要监管部门动真格解决问题。
作为为被保险人的医疗、康复等提供保障的保险,医疗保险的作用空间很大,近年来发展迅速,并不断有创新产品推出。
比如,医疗费用中的自费部分,基本医保之外的服务项目、药品等,以及分级诊疗体系建立后的一些个性化需求等,都是老百姓关心的焦点,都可以通过相应的医疗保险来提供保障。
近期,一款被称为“惠民保”的保险在全国很多城市落地,成为“网红”产品。
实际上,“惠民保”是普惠型医疗保险的统称,主要指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在各地的名称并不完全相同,比如在北京市叫京惠保,在海南省叫惠琼保……
这种补充医疗保险具有低保费、低门槛、高保额的特点,很好地契合了老百姓提升医疗保障、降低医疗费用支出的实际需求。
但也要看到,销售火爆背后,定价数据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营销模式粗放等问题也不断显现。
一位保险公司高管坦言,现在这类产品都在宣传消费者花很少的钱就能获得上百万元的医疗保障,但很多消费者并未意识到其中设置有较高的免赔额。
免赔额是什么?通俗来说,比如一些补充医疗保险产品设置了2万元免赔额,投保的患者经过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部分如果未超过2万元,保险公司就不会理赔。
对于健康险未来的发展方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健康险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风险损失补偿,而要从健康管理、对健康风险进行干预的思路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对消费者来说,为健康投保很重要,为健康投资也必不可少,比赔付更关键的是健康管理。通过科学合理锻炼,加强健康管理,不仅可以变得健康,也能节省保险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