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十年 人生一旬——叙利亚危机十周年记

2021-03-16 11:04:41  来源:新华网

0

    新华社大马士革3月15日电特写:战火十年 人生一旬——叙利亚危机十周年记

    新华社记者汪健 郑一晗

    3月14日,阿米尔·德拉万在叙利亚大马士革一家小型电台工作。新华社发(胡马姆·谢赫·阿里摄)

    “大家好,早上过得怎么样?”初春的早晨,阿米尔·德拉万的声音通过电波传到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各个角落。在这家名为“阿拉贝斯克”的私人小型电台,29岁的德拉万已经主持了5年的早间节目。每天早晨,他穿越半个城区来到播音间,和搭档一起主持节目,向听众分享大马士革城的故事。

    这是德拉万目前唯一一份稳定工作,每月能有约50美元收入。因叙利亚镑快速贬值,这份收入对应的购买力还在不断缩水。

    德拉万和母亲、两个姐姐一起生活,电台主播这份收入远不够他养家糊口,他不得不想方设法寻找各种兼职机会。这几年,他兼职翻译、拍摄广告图片,“任何赚钱的活计都做”。

    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不少叙利亚人背井离乡沦为难民,不过还有像德拉万一样的年轻人,为了支撑家庭,坚持留下。

    节目里,德拉万插科打诨、风格幽默,不过,他的真实生活状况却与他自己节目的氛围大相径庭。“老实说,我只能活在当下,无法把希望寄托在明天。我的期望值很低,这样就不必考虑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也不必因此感到恐惧、焦虑。”

    危机爆发前,德拉万梦想到叙利亚的知名电视台当娱乐节目主播。危机爆发后,大马士革安全、经济局势持续恶化,为了养家,他只能暂时中断大学学业,为一家伊拉克电视台提供战事消息。前后用了7年,他才最终完成大学学业。

    “我们担心有没有电,我们担心怎么上下班,我们担心能不能给家人带回食物……年轻人本不该如此生活。”德拉万说。

    3月14日,阿米尔·德拉万在叙利亚大马士革一家小型电台工作。新华社发(胡马姆·谢赫·阿里摄)

    为了找到一份收入更高、更体面的工作,德拉万从未放弃过继续学习。他经常在网上搜寻各类职业培训教程,却发现互联网的沟壑壁垒不比现实中少。“因为西方国家对叙利亚的制裁,很多在线学习网站不对叙利亚用户开放。”

    危机爆发以来,美欧多国对叙利亚施加经济制裁,外国企业在叙投资、贸易受到极大限制,加之战火破坏、疫情影响,叙国内生产、贸易、投资萎靡,经常发生油荒、电荒等。

    “养家、挣钱,年轻人想的都是这些,但这些在这里很难实现。我的生活就像……你得不停抗争,我们是幸存者,但也只是幸存而已。”德拉万的言语中充满无奈。

    十岁为一旬。危机爆发时,德拉万19岁,10年过去,危机未解,他和叙利亚无数年轻人一样,仍要面对硝烟、流离、通胀和紧缺,要确保下一盘鹰嘴豆酱能按时端上餐桌。

    “我能设想的最好未来,不在叙利亚。”德拉万本以为随着时间推移,经济状况会逐渐好转,未曾想危机迁延10年,至今看不到尽头。如今,他必须考虑,是否要像其他年轻人一样到国外谋生以供养家庭。

    早间节目结束后,德拉万都要去电台附近的运动场锻炼一会儿,他仍期待,不久的将来,自己能帅气地找到一份体面的传媒工作。

    叙利亚一代年轻人已经长大,德拉万们的抗争仍未结束。

责任编辑: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