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新闻频道 >> 评论

传承好气象事业红色基因

2021-04-26 17:13:42 来源:人民日报 槐 杨我有话说
0

    70多年来,新中国气象事业深深植根于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具体实践,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康福祉。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史,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是气象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历久而弥新。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是气象事业和气象人的初心所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气象训练队于1945年在延安清凉山成立。学员们在窑洞中以石板为桌、锅灰制墨,掌握了通信技术与观测知识。随后组建的延安气象台是第一个中国人民自己的气象台,毛泽东同志还把珍藏多年的一本《自然地理》送给了气象台学习。可以说,我党领导的气象事业自诞生之日起就根植于红色的土壤中,始终为民生福祉服务。

    “气象部门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1953年4月,强寒潮给华北农民造成小麦大面积减产,毛泽东同志了解后作出重要指示。为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气象部门由军队建制转为政府建制。1956年7月1日,中央气象台第一次通过《人民日报》等媒体向群众提供天气预报,1958年首次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1988年第一颗风云气象卫星成功发射……秉承初心使命,气象人继往开来、顽强拼搏,发挥了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百姓生活、行业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定的信念战无不胜,崇高的理想创造奇迹。漠河北极村气象站每年天寒地冻达8个月之久,出生成长在广东的周儒锵扎根工作30多年,累计传发监测情况报告近10万次,无一迟测漏测、迟报漏报,还把两个子女全部留在了漠河。在“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的藏北高原,从北京气象学校毕业的陈金水用铁镐刨开水泥地一样坚硬的冻土层,于唐古拉山南麓海拔4800米处建起安多气象站,并树起了“百班无错情”的标杆。扎下艰苦奋斗之根,铸牢服务人民之魂。一代代气象人在红色血脉的传承中,书写着风雨砥砺的奋斗篇章。

    从高山、荒漠到海岛、边疆,在抗击台风、洪水、干旱等前线,在脱贫攻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战场,处处皆有气象人为民生需求、为防灾减灾而奋斗的生动实践。“80后”气象人孙立得知南沙岛礁气象站需要人值守,主动申请上岛,努力克服颠簸海路、恶劣天气带来的病痛,十多年如一日风雨无阻传递重要气象数据。2020年初的武汉,4名党员在除夕夜奋战9小时,建成火神山医院自动气象站,谱写了气象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赞歌。

    一代气象人有一代气象人的责任与坚守。从21人的清凉山气象训练队到今天10余万气象人的高素质队伍,气象部门努力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气象事业已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行力量,发扬优良传统加快建设气象强国,我们一定能奋力书写好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新篇章。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机关党委)

[责任编辑: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