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新闻频道 >> 社会

跨越1400公里的接力救援

2021-05-12 08:30:00 来源:人民日报 我有话说
0

  新疆社会各界全力救助7岁男童——

  跨越1400公里的接力救援

  本报记者 阿尔达克

  5月9日,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拉依喀乡库木艾日克村村民苏迪乌麦·伊敏托合提收到了最珍贵的母亲节礼物。这一天,是7岁的儿子小麦(化名)断臂再植术后第八天,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呵护下,小麦第一次下地走路。

  看到儿子恢复得不错,苏迪乌麦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谢谢,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实际上,苏迪乌麦想感谢的,是参与这场跨越1400公里生命接力救援的每一个人。

  相隔1400公里,两地医院争分夺秒

  4月30日下午,在库木艾日克村的核桃地里,突然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人们循声跑去,只见小麦的右手臂已经被拖拉机绞断,鲜血汩汩涌出……

  当日21时45分,小麦被送到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急诊室。“患者右上肢离断,断端牵拉毁损严重,必须在6—8个小时内完成再植手术,否则将失去断肢再植的最佳时机。”和田地区人民医院骨科医生艾尔肯·日介甫事后接受采访时说。

  以往遇到这样的情况,艾尔肯会请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三科医生黎立乘坐最近的航班从乌鲁木齐来和田做手术。可是当日最后一班航班已经起飞。经过与孩子家人沟通,救治组决定将小麦转往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救治组随即对小麦的伤口进行包扎处理,同时帮助家属联系120急救车,协调公安部门保持沿路交通畅通,确保及时赶往机场。

  1400公里之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在忙碌着。院党委得知情况后,开通绿色通道,准备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抢救。医院迅速制定抢救预案,组织相关科室做好接诊工作,20余名医护人员全员在岗备战。

  飞机返回廊桥,二次开门赢得时间

  救护车载着小麦一路飞驰,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到机场的路程不过10公里,在那个夜晚却显得无比漫长……“终于到了!”然而,大家却发现当晚最后一班由和田飞往乌鲁木齐的CZ6820航班按计划已经推出廊桥,准备滑行起飞。

  经多方协调,南航向机组下达了“滑回廊桥,二次开门”的决定。机场开启地面绿色通道,准备担架。南航和田营业处出好机票,机场方面随即办理其他手续。

  4月30日23时49分,飞机滑回停机位,乘务长赵燕再次打开舱门,小麦和家人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登机。

  5月1日零时,航班重新关门推出,9分钟后,航班顺利起飞!

  远在乌鲁木齐的南航现场运行中心大厅里,现场值班人员紧张地与乌鲁木齐机场方面就航班落地时刻和停机位进行协调:机场晚20分钟关闭,等待航班落地到位;停机位协调至紧邻一号道口,确保小麦能在黄金时间内下机前往医院。

  5月1日1时36分,航班顺利抵达乌鲁木齐机场,小麦一行三人优先下机。

  各方齐心协力,只为保住孩子右臂

  5月1日1时50分,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急救中心120急救车在机场接到了小麦。“我们发现患者精神状态差,伤情很重,就立即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紧急输液,检查伤口包扎情况和离断肢保存情况,不时呼叫患者,让他保持清醒状态。同时与医院保持联系。”随车医生曹洪民接受采访时说。

  5月1日2时10分,救护车顺利到达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全程近30公里,仅用时20分钟。

  按照既定预案,两名医生将离断肢体带到手术室开始清创,标记重要血管神经,为断肢再植术争取宝贵时间。1名医生处理医嘱,1名医生全程护送病人做术前检查,黎立负责协调做好术前准备。3时15分,小麦进入手术室,此时距离救治极限时间8小时仅剩半个小时。

  “整个手术历时3个多小时,很成功。”黎立说。5月1日清晨6时许,结束手术之后,黎立发了条微信朋友圈:“不一样的劳动节,生死时速,争分夺秒,只为保住7岁孩子的右臂,希望孩子顺利度过一周的危险期,早日康复。”

  在医院多学科专家诊疗团队的努力下,小麦病情不断好转。5月6日,小麦见到黎立时伸出左手竖了一个大拇指;5月7日,再植右臂消肿了,饮食、排便等基本恢复到伤前水平……

  据了解,目前,小麦再植的右臂恢复良好,各项炎性指标恢复正常。“社会各界助力和田地区7岁男孩做断臂再植手术的事,生动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生动体现了新疆各族群众亲如一家、互帮互助的和谐关系,生动体现了新疆各界护佑生命、大爱无言的社会风尚,生动体现了新疆各族群众生命权、健康权等基本人权得到充分保障的真实状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徐贵相说。

[责任编辑:丛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