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塔卧的蜕变:“百将摇篮”激活“红色动能”
中新网客户端湘西5月26日电(记者 袁秀月)从湘西永顺县向东北方向驱车38公里,就到了塔卧镇。
乍一看名字有些陌生,也许大家更熟悉它的另一个称呼“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百将摇篮”。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示意图。袁秀月 摄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弼时、贺龙、萧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红二、六军团,以塔卧镇为中心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这里是孕育红二方面军的摇篮,也是策应中央红军胜利长征的重要基地。
许许多多的塔卧人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贺龙之女贺捷生曾撰文回忆,“湘西是父亲的故乡,又是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多民族杂居之地,纯粹由潇湘儿女组成的这支革命武装,舍家舍命,英勇顽强,就像漫山遍野生长的芭茅草,到了春天就发芽,点一把火就燃烧。正因为这样,这支队伍在整个中国工农红军的红色家谱中,素以不怕掉脑袋,特别能战斗著称。”
烈士名录。袁秀月 摄
在扩红运动中,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还曾出现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几个争先恐后当红军的热潮。仅永顺县先后就有8万余人参加或支援红军,超过1万人献出了宝贵生命。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讲解员介绍,老百姓把最后一口粮给红军做军粮,把家里最后一块布给红军做军装,让家里最后一个儿子帮红军上战场,这样的故事在塔卧有很多很多。
老人送家中儿孙当红军。袁秀月 摄
因此,人们还称它为“红色塔卧”。至今,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仍完整保存有省委、省委党校、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分校、无线电总台、兵工厂、保密局、供给部、红军碉楼等十余处革命文物旧址和战场遗址。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袁秀月 摄
“红色塔卧”吸引不少远道而来的游客。近年来,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游客络绎不绝,塔卧还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据永顺县文旅局数据,截至5月20日,塔卧景区5月已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
在这里,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红色文化,比如唱一首红歌、听一个故事、诵一段经典、吃一顿红军餐、走一次红军路等等,在体验中了解历史、致敬先烈。
塔卧还是美丽的塔卧,因其形似宝塔横卧而得名。山水相依,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有诗人曾写道:“长松矫矫柏森森,交翠亭前匝地荫。”
塔卧民居。袁秀月摄
今天的塔卧,街道上也多了一抹红色。塔卧镇将塔卧社区作为红色试点村,新建红色文化设施。村民家里的房子被改造为特色民居,街道两旁的路灯是红军用的走马灯,另外还有红色故事标牌、红军路、红军泉、红军亭等。据介绍,这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塔卧社区将成为集游、玩、体、食、宿于一体的红军村庄。
塔卧也是正在发展的塔卧。记者了解到,当地将通过集中打造红色掌柜旗舰店的方式,通过政府主导,吸引个体加盟,销售塔卧红色商品及湘西特产。
土家族姑娘手拿湘西特产。袁秀月 摄
红色掌柜旗舰店负责人、永顺供销勤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南京表示,他们所有的农副产品都从村集体采购,然后进行专业化生产包装,再通过线下、电商、直播等方式统一销售。产品上标有二维码,顾客可扫码查看商品的生产信息,通过监控查看商品的生产过程。
他还透露,第一家店将作为一个试点,成功后将在当地推广,进行整店输出。用红色掌柜这一品牌,盘活村集体经济,带动周围其他村的发展。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永顺段)总体规划。袁秀月 摄
此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永顺段)也正在规划建设中,将陆续建成长征步道、塔卧长征学院、户外拓展基地等项目,让红色旅游留住人。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曾被称为红军长征的最后出发地。如今,塔卧也将借助红色旅游再次出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