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倒卖纸箱牟利”拷问过度包装
张淳艺
近日,一则“三只松鼠前高管倒卖废纸箱牟利超68万”的新闻登上了微博热搜,让不少网友惊呼“原来废纸箱能卖这么贵!”
上市公司前高管的光鲜形象,和倒卖废旧纸箱的拙劣行径,似乎很难让人将二者联系起来。然而,“薄利多销”的道理,放在违法犯罪上也是适用的。据介绍,三只松鼠前高管侵占公司废纸箱期间,正好是废纸价格比较低迷的阶段,纸厂收购价每市斤价格在5毛到8毛之间。据此计算,前高管侵占的废纸箱总量或在百万斤以上。
“高管倒卖纸箱牟利”,不只是一则法制新闻,也是一封举报信,直指产品过度包装顽疾。高管倒卖的废旧纸箱都有这么多,企业用于产品包装的纸箱体量可想而知。外包装里面分为若干独立小包装,小包装中又有塑料托盒,这几乎成为目前网红零食的标配。对此,有零食品牌客服表示,多层包装是为了更好地密封食品,方便“随吃随拆”。事实上,现在的零食外包装大都有密封条,完全可以起到防潮作用。再者,一些零食整袋分量并不大,可以一次性食用完,用不着“随吃随拆”。
归根结底,一些网红零食之所以出现过度包装,主要是为了吸引消费者。一方面,包装高大上,能够衬托“高端零食”的地位,提高产品的身价;另一方面,在产品、渠道均趋向同质化的情况下,包装设计可以体现差异性,提升竞争力。天眼查显示,在某零食品牌申请的119项专利中,有49项属于外观设计,占据总数的41%,企业在包装设计上下的功夫可见一斑。
对于消费者来说,零食是拿来吃的,不是拿来看的。包装的精美繁复,难免给人一种“买椟还珠”的感觉,物不所值。同时,对于社会来说,也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调查表明,我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家庭生活垃圾的10%以上,其体积则构成家庭生活垃圾的30%以上,每年包装废弃物总量达1.5亿吨,其中70%以上是过度包装造成的。
遏制过度包装,除了加强宣传,纠正企业拼包装的经营理念,更要完善立法,建立有关包装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过度包装的法律,相关规定散见于《环境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多为原则性条款,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近年来,国家标准委陆续制定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等十余项国家标准。但由于缺乏法律支撑,没有明确罚则,相关标准并未真正落到实处。
眼下,立法规范包装行为,加大生产者责任,提高过度包装成本,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比如,德国的《包装条例》规定,凡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的10%以及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的30%,就应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业欺诈”。反观国内,去年5月司法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时表示,司法部将积极配合市场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对限制过度包装立法问题深入研究论证。期待有关方面加快立法步伐,建立处罚机制,明确监管职责,遏制过度包装,引导绿色消费。漫画/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