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新闻频道 >> 要闻

王德伟:把青春献给雪域高原

2021-07-06 10:17:10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有话说
0

  本报记者 郭帅

  6月,又是一年毕业季。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校园内,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上海援藏教师、学校团委书记王德伟却希望这样忙碌的日子能更长一些。因为,2018年时他初入藏时带的学生,今年即将毕业,奔赴新的旅程,他内心有太多的不舍。

  王德伟还记得,2019年的这个时候,他原本应该结束援藏任务返回上海,但一位藏族孩子的话让他犹豫了,“老师,您可以留下来继续教我们吗?”孩子无意的一句话,深深地击中了王德伟的心,要离开的话哽咽在喉咙里说不出来,原本活跃着的课堂气氛,突然变得安静了下来。孩子天真又不舍的眼神,让他的犹豫只持续了一节课的时间,那节课下课,他就决定,留下来。

  尽管这一次援藏任务从一年变成了四年,但王德伟觉得,能亲自把这届学生送出校园,“应该是一件蛮幸福的事!”完成了一年的专职教师援藏后,王德伟又主动申请再留下坚守三年。“因为教师是份良心活儿。”

  来西藏的第一年,王德伟只有25岁。“刚来时高原反应很严重,整晚地睡不着觉。”援藏3个月,王德伟就瘦了20多斤。“可能年轻,身体适应能力比较强,没多久就缓过来了。”如今,在操场上常能看到他和同学们一起踢球的身影,他还被同学们封为了“足球之王”。“我希望孩子们在学校提升的不仅是学习成绩,更是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孩子们很淳朴,老师说的每句话都会记在心里,但课堂上,不敢主动发言。”根据藏族孩子的特点,作为语文教师的他准备了很多课本外的拓展材料,还自掏腰包购买了很多课外书籍。“没有硬性要求他们写读书体会,我更喜欢和孩子们通过闲聊的方式,感受孩子们的所想所惑。”

  这两年,一有时间,王德伟就会带着学生去上海援建的日喀则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让他们在实训基地参观并体验蔬果、花卉种植,藏式家具加工,现代化物流分拣等工作。带着学生到学校附近社区,和他们一起深入了解藏族的传统文化,听当地老人讲讲几十年来生活方式的变迁。

  每年,王德伟还会带着藏族孩子来上海,看看上海的学校、东方明珠、洋山深水港等地方,让他们真切地体会祖国的繁荣富强,以及扶贫事业对自己家乡的影响。

  慢慢地,王德伟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在很多孩子心中,他是知心大哥哥一般的存在。有些孩子甚至会通过写小纸条的方式,偷偷告诉王德伟自己的小秘密。今年初三模拟考,每次成绩出来,孩子们都会争先恐后找到王德伟,请他帮忙分析哪里需要改进。

  2020年7月,王德伟回上海待了3天,又跟着新一批的援藏教师队伍回到了日喀则。他的身份也由专职语文教师变成了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的团委书记。

  在援藏的同事眼里,王德伟虽然年轻,却是个靠谱的带头人。对于每一位初到日喀则的援藏教师而言,3900米的海拔都是不小的挑战,王德伟就利用自己在西藏一年的经验,在工作和生活上细心地照顾到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不仅如此,在他的组织下,大家经常利用周末闲暇时间聚在一起,自己买菜、下厨,整个团队迅速融到了一起。

  “我相信,我们的孩子可以像大城市的孩子一样自信地站在舞台上,大胆地去表达自己的观点。”王德伟说,“我们也希望最终为这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帮助带动当地老师的专业发展,这样才能为雪域高原源源不断地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王德伟最近一次回家,还是今年2月,他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后。短暂停留一晚,就再次奔赴雪域高原,“从没想过,自己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能够以实际行动参与到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同时还能见证这一伟大历史时刻。”

  王德伟说,这些年看到越来越多的藏族孩子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到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时,内心都充满了成就感。

  “援藏结束时,我就将要而立之年了,从不后悔把青春献给了雪域高原。”王德伟说,“我很感谢这片土地,让我发现了自己源自内心深处的柔软与赤诚,也更深知一名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责任编辑:徐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