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成为“颜值控” 过度包装“盒”去何从?
吃份捞面四个盒 “精装”茶叶升值5倍
商家成为“颜值控” 过度包装“盒”去何从?
礼盒容积是商品体积的数倍、包装袋比里面的商品还多……《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虽然简约风尚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但随着电商物流迅猛发展,过度包装在一些领域有所反弹。受访者认为,一些商家对商品重“颜值”轻“品质”的过度包装现象屡禁不止,不可避免地造成垃圾增多和资源浪费,有悖绿色发展理念,相关部门应完善法律法规,倡导绿色消费新风尚。
吃份捞面四个盒追求“卖相”成难戒之瘾
日前,一则“某零食企业工作人员倒卖废纸箱牟利超68万元”的消息吸引网友广泛关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判决书显示,该零食企业两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售卖废旧纸箱获得的68.4万元占为己有。有媒体评论认为,这一案例再次反映“过度包装顽疾”。
记者采访发现,在电商平台,不少商家抓住消费者追求新奇的心理,通过复杂的包装打造产品的“颜值文化”,以此招揽顾客。但有消费者反映,华而不实的产品包装有舍本逐末之嫌。
南昌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在网上买了一支口红,到货后发现产品体积不到包装容积的五分之一,包装盒大到能装下一双鞋。网友“大熊的哆啦AM”表示,过度包装在外卖行业很常见,点了一份捞面外卖,送到手时发现竟有四个包装盒,扔掉觉得浪费,不扔放着也没用。
让消费者烦恼的包装问题,恰恰是一些商家招揽顾客的招牌之一。由于电商企业的产品、渠道趋向同质化,各大品牌为了提高竞争力,除了研发新产品外,还要在包装设计上费尽苦心。据天眼查显示,在某零食企业申请的33项专利中,有24项属于外观设计专利,占比超过总数的72%。
近年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邮政局等多部门出台措施治理产品和物流快递的过度包装,但仍有商家在包装上面“下功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对电商平台商品包装抽查发现,50批次商品中有12批次涉嫌过度包装,特别是化妆品,包装不合格率高达70%。
“精装”茶叶升值5倍过度包装须防三宗“罪”
电商平台一些产品披着“精美”的外衣大行其道,一些商品包装精美到大于商品本身价值,造成垃圾增多和资源浪费,消费价格上涨,还会带来环境污染,有悖绿色发展理念。
——过度包装造成原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国家邮政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833.6亿件,同比增长31.2%。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城市中快递包装垃圾在生活垃圾中的占比出现较快增长。其中,大量快递包装垃圾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例如包装塑料袋多是高压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含有塑化剂、阻燃剂等有害物质,焚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增加的各项成本抬高产品价格。一家电商运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企业在包装上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些包装的成本也会体现在商品价格上,但实际上消费者购买的是产品本身带来的价值,而非花里胡哨的包装盒,过度包装导致商品增加的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以茶叶为例,200元一斤的散装茶叶,经过包装营销,售价可达上千元每斤,价格翻了5倍。”该负责人表示。
——舍本逐末重“颜值”轻“品质”。南昌一家零食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干果零食为例,在货源、加工方式差不多的情况下,谁的包装更好看更有特色,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如今一些商家将经营的重心由商品本身转向了外包装,新款包装和新款礼盒往往更受消费者青睐,这导致商家陷入恶性竞争循环,既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又不利于培养绿色发展的社会风气。
多管齐下祛“虚火”遏制“包装上的浪费”
受访专家认为,随着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过度包装的虚火终将退去,商家应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包装浪费,让轻包装、简包装、包装材料循环利用成为社会新风尚。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涂龙峰建议,一方面,商家可以从包装方式、包装材料等方向寻找突破,在维持消费者惊喜感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包装成本,创造大批量生产的可能,促进行业良性竞争;另一方面,应倡导消费者养成厉行节约的消费理念,提升环保意识,抵制过度追求外包装的浮夸风气,助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江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辜志明认为,近年来,国家标准委陆续制定出台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等十余项国家标准,但由于缺乏具体法律条文支撑,没有明确罚则,相关标准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期待有关部门加快完善立法,建立处罚机制,加强监管力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外,有专家认为,由于目前产品包装材料仅有少量的瓦楞纸板、易拉罐、玻璃啤酒瓶等可回收,大量的包装废弃物还是被填埋、焚烧处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亟待建立包装循环机制,有效回收利用包装废弃物,改善过度包装现象。与此同时,专家建议,政府部门可以从税收政策和产业准入政策入手,鼓励一般商品的“无包装”和高档消费品的“简单包装”,促进包装无害于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并可循环或再生利用。(记者胡锦武 范帆 郭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