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不离家 挣钱又顾家
核心阅读
为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团结村发展壮大产业,创造更多工作岗位。一方面,把外面的企业引进村,组织培训,让村民就近就业;另一方面,村里也成立合作社,寻找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项目,带动乡亲们就业增收。
在广东务工多年,王芬挺内疚:“别人家的老人年纪大了都在家享福,我们照顾不了老人,还得辛苦老人照顾孩子。”2014年,王芬决定回到家乡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团结村,“一来陪伴老人、孩子,二来在村里也能赚钱了”。
在团结村,像王芬这样的家庭不少。壮劳力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妇女、孩子,缺少就业增收的渠道。近几年,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村里找到工作岗位的村民多了,团结村变得更团结。
过去——
村里缺少就业机会
车出城区,行至团结村,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房子崭新,道路宽阔,村民生活井然有序。青壮年忙碌的多,坐在家门口闲聊的少。
“10年前,村子完全是另一个样。”团结村党总支书记李建坤说。
2010年以前,村里土地尚未流转。“不是你占了我家田埂,就是我家牲畜又跑到你家地里去了,邻里间矛盾不少。”李建坤回忆。
土地流转后,一些村民不再种地,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去外头打工,确实比务农收入高。可大城市生活成本也高,年轻人自己手头紧,寄回家的钱自然就少。留守的老人、妇女手头都不宽裕,容易积累家庭矛盾。”团结村妇联主席龚粉珍说,以前自己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上门调解矛盾。
那时,对村民家里的矛盾,龚粉珍已经见怪不怪。“吵来吵去离不开一个‘钱’字——在农村,不少老年人的生活主要靠年轻时的积蓄。可是孩子盖房、自己就医,眼见着积蓄花光,不得不依赖子女养老。为了多赚钱,青壮劳力只能外出务工,留下媳妇照顾家里。可媳妇无法出去工作,没有收入来源;想出去又担心家里孩子,生活压力大、矛盾纠纷自然也多。”龚粉珍说。
【专家点评】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必须千方百计让留在村庄的人过得更好。振兴乡村,要更多关注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给予他们更多的社会支持。要通过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同时,留住青壮年不能只靠公共服务,必须持续推进产业振兴,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能够就近获得收入,解决“出去顾不上家,在家养不了家”的问题。
转变——
引进产业创造岗位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得想个法子把大家‘拢’起来。”龚粉珍在心里盘算。
问题根源在于收入。村里开会,龚粉珍提议招商引资,把工作岗位带到村里。2010年,村里引进曲靖市堂生蔬菜专业合作社,心心念念的工作机会终于来了,没想到对方却不要村里的人。
“你们村的人技术不行。”对方回答。
好不容易对方同意让村里人试试,还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可没想到,组织村民却成了难题——在村里工作是新生事物,村民有顾虑。
“得先让大伙看到跟着村委会的好。”那段时间,龚粉珍天天入户走访。有村民反映,个别村民为了存储自家玉米,把玉米架子搭在马路上,邻里出行不方便。“土地流转了,你这东西也没用了,不如挖了,腾个地儿。”龚粉珍好声好气地劝说。一边收集民意、解决矛盾,一边评选“最美家庭”,宣传孝老敬亲,人心慢慢拢在了一起。
又是找蔬菜专业合作社,又是和镇上农业部门对接,李建坤请来专家,教村民技术;挨家挨户上门动员,想出一系列激励措施。龚粉珍组织留守妇女、老人,集中参加培训。
“现在,堂生蔬菜专业合作社最爱用我们本地人。去年村民就从公司领走1700万元的工资!”龚粉珍语带骄傲,“每年有400多人在公司务工,2/3是留守妇女。技术好的,负责掐菜、排菜、装车打包,一个月能拿5000多元;就算是老人家,到地里除草,一个月也有1500多元的工资。”
“如今村里无闲人,人人有事做,每家都过得红红火火。”龚粉珍说。
【专家点评】产业振兴,必须更好发挥村里的引领作用,对内组织、调动乡村建设的积极力量,对外积极面对市场竞争。团结村基层组织通过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组织留守妇女务工等举措,促进了乡村产业的壮大。下一步,可以尝试创造条件吸引能人返乡,为返乡人才提供上升通道,提高乡村对青年的吸引力。
发展——
增收渠道更加多元
眼瞅着村民干劲上来了,龚粉珍有了新的想法:“道路硬化、饮水工程、安装路灯……村集体要出钱的地方不少。乡村振兴,还得壮大集体经济。”
2018年1月,龚粉珍发起成立“巧媳妇专业合作社”,带着大家谋发展。一开始搞务工经济:李建坤联系有用工需求的单位,龚粉珍和村妇联几个人负责组织村民、安排分工。介绍一个人收取5元,一个月有千把块钱,干了一年后,村民工作渐渐稳定下来,合作社没人介绍,还要继续寻找新的产业。
每到冬季,村里三五妇女围坐一团,闲来无事,在家里做手工。满襟衣、灯笼裤、百纳鞋……满眼的花,通体的红,彝族刺绣制品颜值挺高。
“村里个个都是‘巧媳妇’,我们合作社要帮‘巧媳妇’把好手艺卖出去!”于是,龚粉珍又动员留守妇女搞刺绣。合作社收集作品,裱框上墙、帮忙销售。为打开产品销路,合作社又通过区妇联、区人社局,请来楚雄的彝绣专家培训。产品质量有了提高,为村民打开了一条增收渠道。
增收渠道还要更多元、更稳定。既要发挥妇女特长,又要考虑市场需求,一番调研后,合作社决定主打制作手工蚕丝被。“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妇女们更愿意卖给我们。农忙时养蚕种桑,农闲时来合作社务工,收一公斤丝给2元,一公斤丝拉成被子给15元。”龚粉珍介绍,合作社用工灵活,妇女们既能赚钱,又能顾家。
一开始,合作社只有6个人,都是村里的生产能手。“请她们加入,除了做蚕丝被外,更多考虑的是技能服务。”龚粉珍介绍,她们6个人白天干活,晚上入户,教妇女养蚕技术,“蚕具消毒、桑园地防虫治病、蚕种选择……养蚕是个精细活,能教的都教给大家。”
技术越传越开,收上来的丝品质越来越好,合作社生意也有了起色。王芬口才好,向之前务工的广东企业推销,每年能卖掉六七十床蚕丝被。
“如今在团结村,留守妇女能就业,留守儿童不留守,农村老人不空巢,25名‘巧媳妇’靠着一双双巧手,去年实现收入60多万元。有了‘巧媳妇’,咱们团结村真是越来越团结!”龚粉珍说。
【专家点评】团结村的经验具有借鉴意义。农产品销售依然是农村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小农户可以依托大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竞争;另一方面,对于部分产量不大的农产品,则要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地方化。此外,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和物流线路向乡村延伸,也为当地提升特色产品质量、打开销路创造了条件。
(点评专家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本报记者杨文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