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在行动:让乡愁不远去 让村庄更宜居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 题:让乡愁不远去,让村庄更宜居——乡村建设在行动
新华社记者侯雪静、邬慧颖
乡村,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
江西瑞金华屋村,近年来在乡村建设的同时,注意保存少部分老屋,按照“为后辈留些记忆,为老人留些念想,为村子留下痕迹”的原则,避免千村一面,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乡村更加宜居宜业。
走进华屋村,记者看到路面干净整洁,一排排客家风格小洋楼,一个个精心维护的温室大棚,广场、健身场、篮球场应有尽有。
背靠青山、面向田野,环境优美……慕名而来的游客很难想象“老华屋”的样子,只有保留的极少部分老屋提醒大家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过去大家住在老旧的土坯房里,一旦遇上坏天气,就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回忆起以前的生活,村民华辉平说,以前华屋村贫困程度深,当地流传着“有女莫嫁华屋郎”的说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让华屋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保留、修复部分老屋的基础上,建成了居民楼、环村柏油路,架设了高压电线……卫生室、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景观绿化带等一应俱全,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用上了放心电。
基础设施好了,华屋村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华屋村将老祠堂改建成村民的文化阵地,依托“十七棵松”的革命故事,建设了村史馆、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等场所。
华屋村在开展乡村建设同时,坚持让红色典故“活”起来、红色IP“火”起来、红色文旅强起来。当地修建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烈士林、观光步道等设施,通过发展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农家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态,昔日贫困的山旮旯,发展成文旅融合发展的小康村。
当地还采取“公司+村庄”模式,引导村民自发组建起乡村旅游公司,选举产生公司管理人员,把村子做成企业,让村民成了股东,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旅游食宿接待、配套供应农副产品及旅游商品销售等活动,让小康的成色更足。
如今,游客来到华屋村,听一段红色故事、品一桌客家菜肴、住一晚当地民宿,已成为公认的热门旅游路线。
有村民用打油诗表达对党的感恩:“昔日破旧土坯房,如今新屋亮堂堂,铭谢党的政策好,百姓心安喜洋洋。”
瑞金最鲜亮的底色是红色,在当地大力推进乡村建设的同时,也通过多种方式留住红色乡愁,铭记奋斗历史。
夜幕降临,毗邻瑞金红井景区不远处,沙洲坝镇洁源村100多名村民实景演出《浴血瑞京》,配合现代声光电技术,生动再现苏区时期战火纷飞的历史场景,让观众“穿越”回到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
几年前,当地将废弃矿山改造成红色景区,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创造了工作岗位,带动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力量。
根据乡村振兴促进法,优化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发展布局,按照尊重农民意愿、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保持乡村功能和特色的原则。
长期研究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崔淼认为,乡村规划和布局应当保护地域、民族和乡土特色,保护乡村传统风貌,在“强硬件”的同时更要“抓软件”,可通过发展数字乡村等提高乡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引领文明乡风,留住美丽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