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上海发布“十四五”规划
9月2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供图
中新网上海9月2日电 (王笈)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亚元2日表示,到2025年,上海将加快建设成为更加开放包容、更富创新活力、更显人文关怀、更具时代魅力、更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文化精华、彰显都市文化精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城市文化特质更加凸显。
《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由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未来5年,上海的文化发展有何亮点?当天召开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王亚元对此进行了解读。
据介绍,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上海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实现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此次《规划》进一步提出“到2025年加快建设成为更加开放包容、更富创新活力、更显人文关怀、更具时代魅力、更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新目标。
“‘十四五’时期,上海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将围绕新目标,聚焦城市文化功能内涵,包括城市的文明程度、文化魅力、人文气息、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文化吸引力、文化治理能力等方面,同时将着重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这可以概括为是这次《规划》的最大亮点。”王亚元说。
其中,“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根据《规划》,上海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点构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成果库、上海社科大师文库、上海新型智库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四库”建设;实施“上海文艺再攀高峰工程”,实现年均出品影视精品5部以上、舞台艺术精品剧目2部以上的目标。
“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紧扣浦东开发开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文化“走出去”等战略的落地实施。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重点完善“一轴(城市文化中轴)、一带(黄浦江文化创新带)”文化设施布局,提升苏州河沿岸地区文化功能,完成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等标志性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改造;重点聚焦“两中心、两之都、两高地”,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亚洲演艺之都、全球电竞之都、网络文化产业高地、创意设计产业高地建设。
“上海特点”主要体现弘扬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方面。
未来5年,上海将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深入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推动城市文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上海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深化文化交流合作,形成多领域、多维度、多层级重要品牌节展赛事活动“主场外交”矩阵;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打造红色文化旅游集群、海派文化旅游集群、江南文化旅游集群、品牌节展赛会旅游集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