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资源“热”起来
地热资源“热”起来
——广东省政协召开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情况对口协商会
本报记者 林仪 揭春雁 通讯员 祁骏
广东是全国地热资源最丰富、出露温泉点最多的省份之一,仅次于西藏、云南。目前,广东的地热资源绝大部分用来洗浴,资源被大量浪费,虽是地热资源大省,却不是地热资源利用的强省。
针对这一问题,广东省政协在2019年开展专题调研,在2020年组织委员和专家赴阳江、惠州、梅州等多地开展“回头看”调研,促进相关工作落实。今年,省政协人资环委再次组织调研,并于8月31日围绕“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情况”召开对口协商会,部分省政协委员、专家与省政府有关部门代表一起为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把脉开方。
省政协委员、人资环委专职副主任季海军表示,广东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可以用“起早赶晚”来概括,目前在资源摸底、统筹规划、利用水平、监管力度等方面均较为滞后。他举例说,1970年,广东丰顺县建立了我国第一座地热发电站,但自从2016年起,由于设备维护难、发电成本与收益不成比例、经营管理等问题,已停止发电。
“目前广东省对地热的科技投入几乎为零,相对于国家层面的大投入捉襟见肘,建议积极加大地热开发利用科技投入,组织科研院校开展地热资源勘查与高效利用科技攻关,解决地热开发利用的技术瓶颈。”省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副院长马隆龙说。
“干热岩”是对口协商会上的热词。省政协委员、省地质局党组书记黄德发表示,干热岩发电技术可大幅降低温室效应和酸雨对环境的影响,且不受季节、气候制约。广东的惠州、中山、江门、阳江一带具有良好的干热岩资源勘查开发前景。黄德发建议广东省把地热勘查及开发列入全省矿产资源规划中,并在省绿色矿业专项中给予经费支持。
省政协委员、省地震局巡视员梁干也建议,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地热资源的利用开发,把它作为广东省促进能源革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碳达峰和碳中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并结合广东省实际,抓紧编制地热能开发利用“十四五”规划。
对此,省财政厅代表回应,省财政厅已在逐年增加投入,支持地热资源勘查、科技攻关等,另外,省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等部门正参与制定《广东省绿色矿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为地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做好资金保障。
省能源局副局长郑良辉则表示,目前广东省行业部门对地热资源的概况比较清楚,也曾做过相关的规划,但由于缺乏相关抓手,没有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他希望,借对口协商会之机,发挥省政协的影响力和作用,发动委员和专家出主意,策划项目,打造地热开发利用的示范区。
“我们不一定要面上开花,可以找一些重点地方来开(花)。”梁干对此表示赞同,建议在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规划建设集低温地热发电、居民集中制冷、地热旅游(康养、文旅)为一体的综合试验区。
地热资源虽然是“可再生清洁能源”,但这种“可再生”也是有限度的。省政协常委徐颂军提醒,要加强监测网络建设,为浅层地热能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支撑。他建议在开发浅层地热能的同时,建设地下换热动态监测系统,预防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同时也为评价浅层地热能、优化地下换热系统工程设计、完善技术标准和保护资源环境提供基础数据支撑。省政协调研报告也建议,通过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多管齐下,建立监管机制、明确监管主体、完备监管手段,切实加强资源保护。
在你来我往的讨论中,大家形成一个共识:广东地热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但开发难度大,需要形成工作合力,加速推进地热能大发展。
省政协副主席薛晓峰表示,要充分认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抓住摸清地热能源家底、技术攻关、探索示范、政策支持等关键环节,久久为功,建立完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和监管体制机制,发挥政协平台作用,助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