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政协新闻

这个“朋友圈”今非昔比

2021-10-08 09:30:20 来源:人民政协网 我有话说
0

  这个“朋友圈”今非昔比

  ——全国政协委员胡卫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本报记者 顾意亮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当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两年多过去了,长三角一体化正在从规划走向现实。

  长期关注长三角发展的全国政协委员胡卫,在积极履职推动一体化进程的同时,也在感受着点点滴滴的变化。

  ■ 群众的呼声就是履职所向

  “嗨,咱们都在长三角,加个‘朋友圈’?”

  上海说:“好呀,好呀,等我哦!我正驶上683公里收费高速公路,然后穿过9处省界收费站,就到了!”

  江苏说:“好呀,好呀,我也来了!我正驶上4400公里收费高速公路,然后穿过19处省界收费站,就到了!”

  浙江说:“好呀,好呀,我马上来!我正驶上4428公里收费高速公路,然后穿过15处省界收费站,就到了!”

  安徽说:“好呀,好呀,别落下我!我正驶上4874.2公里收费高速公路,然后穿过31处省界收费站,就到了!”

  此情此景是不是很喜感?

  当然,这样的对话并非记者的凭空杜撰,胡卫可以作证。“长三角一体化,曾经是多么的‘本地化’。仅以高速公路上跑的货车为例,江苏和浙江按计重收费,上海按车型收费。类似的各说各话、各收各费的例子,不胜枚举。”胡卫说。

  当年,胡卫委员利用在长三角区域内出差和出行的机会,一次次跑收费口,听取各种车辆司机的意见,了解道口工作人员的想法。“老百姓希望的就是收费标准要统一、计量方式要统一,设备设施要统一,这可能就是群众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粗浅但又最基本的认知吧。”

  胡卫告诉记者,他当时的想法是,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这既是国家的工作要求,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人民群众有直接、较大获得感的实事工程,苏浙沪皖理应在全国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过程中率先全部实现。

  胡卫从长三角交通的“设施互联互通、管理协同合作、服务共享共赢”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牢固基石,有力支撑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的高度,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快取消沪苏浙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提案》。

  “提案办理的速度和力度超乎我的意料,这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决心和信心。”胡卫表示,他提了个小提案,但由此看到的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未来。

  ■ 一张卡、一条路、一个章的实践

  在胡卫看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内在需求。“从2019年开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驶上快车道,我们看到的是规划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构成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内涵。”

  截至2021年7月,18项具有突破性、首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在规划管理、生态保护、项目管理、要素流动、公共服务和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呈现。“把成本降下来,把效率提上去。”在胡卫眼中,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一张卡”“一条路”“一个章”是具有时代烙印和里程碑意义的。

  “一张卡”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民生领域的投影。“一卡联通、结算”是示范区内老百姓的突出需求,在交通、医保、养老等民生领域,“一张卡”让老百姓在“同城感”中读懂了什么是“一体化”。215万示范区常住居民,已实现了区域内图书馆通借通还、旅游景点入园优惠、跨省公交刷卡乘车等便民服务。

  “一条路”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基建领域的缩影。当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公布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后,梳理出的首批17个省际断头路项目逐一打通。更让人击节的是,上海市青浦区为邻省居民开通了两条公交线路。

  “一个章”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经济领域的重彩。长三角地区从市场准入和大通关建设等方面着手,优化整体营商环境,两区一县同步启用示范区“跨省通办”综合受理服务窗口,纳入三地所有权限内全部民生事项,青浦区1173项、吴江区1398项、嘉善县1306项已接入通办事项。让三省一市的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堪称是民心所向、改革所望。

  “放眼全球,成功的一体化,无不以社会服务、民生领域的高质量融合作为前提和基础。”胡卫介绍说,目前,在示范区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区域税费缴纳、跨区域生活缴费等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场景都已实现。

  胡卫特别注意到,今年“55购物节”期间,上海市、苏州市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总金额近3000万元,可以在示范区内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的线下和线上商户跨域无门槛使用。

  胡卫在提案被采纳办复后,还是屡屡跑道口、做测算。“我希望能让政策真正落实好。从职能部门的角度而言,不能一刀切、一锅煮,也不能完全从本本出发、文件出发,要随时根据政策实施的现状,作动态调整。”

  胡卫还关注到,包括外国人工作许可证(B类)跨域互认、示范区职称联合评审机制、专业人才资格和继续教育学时互认等一批人才政策正在区域内实施。今年6月,一位在江苏省进行二级建造师考试并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人士,在上海市住建委受理注册,成为长三角跨省注册执业首个案例。

  胡卫说:“长三角地区的合作由来已久。江苏特别是苏南地区的发展,受到上海的辐射比较早。苏锡常乡镇企业发展的‘苏南模式’,就受益于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即科技人员业余兼职)’。那么身为中国最大经济城市的上海,何以体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龙头’担当?”

  ■ 各展所长 形成合力

  上海在金融业方面具有优势,江苏制造业基础扎实,浙江拥有互联网优势,安徽的创业创新群体值得关注。长三角这艘“超级巨轮”要劈波斩浪,当各扬所长,形成合力。

  “上海之长,是要做技术转移之都。”胡卫认为,上海身为金融中心,坐拥60多所高校、一大批科研院所,通过建设技术转移之都,打造技术转移领域的阿里巴巴,可以有效规避资源瓶颈,聚合上海人才、科研、金融和影响力优势,形成一个面向全球,在科创领域集成研发、采购、流通全覆盖的庞大产业。

  上海怎么做长三角区域的技术转移之都?胡卫认为,要营建数字平台。通过平台汇集院校、企业、资本拥有者、中介经纪和技术转移相关信息,实现创新、企业、资本三方互联。技术转移的本质是市场行为,平台必须交给市场运作。最快捷的路径是“筑巢引凤”,由具备相当实力的互联网企业,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启动项目。

  对政府而言,应注重顶层设计,打造衔接国际通行规则的技术转移体系,掌握国内标准制定话语权,确立战略性先发优势;对企业而言,则建议开发便捷高效平台商业模式,全力以赴拓展全球技术转移合作伙伴,吸引资本,培育分层多级交易市场。“长三角区域还可适时启动运作国际技术转移博览会,向世界递上一张闪亮的名片。”胡卫如是展望。

  长江之水浩浩荡荡,三角之地奔腾入海。江海交汇蔚为壮观,融为一体风起云涌,中国巨轮“长三角号”驶向更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丛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