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再成疫情“震中”敲响全球警钟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题:欧洲再成疫情“震中”敲响全球警钟
新华社记者张家伟
11月9日,人们从英国伦敦一家医院的急救车旁走过。英国政府9日公布的新冠疫情数据显示,英国当日新增确诊病例33117例。新华社发(史蒂芬·程摄)
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日前发布警告说,区域内50余国的疫情令人担忧,欧洲地区已再度成为新冠疫情“震中”。欧洲疫情严重反弹警示全球:疫情防控是场持久战,世界必须持之以恒、毫不懈怠;大疫考验国际社会团结,各国必须齐心协力、携手合作。
欧洲多国公布的数据显示,疫情再度来势汹汹。法国8日报告新增新冠住院病例156例,创8月23日以来新高。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8日报告,德国7天新冠感染率达每10万人201.1,创疫情暴发以来新高。荷兰、波兰等国近日疫情反弹也逐渐加剧。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克卢格说,照此趋势,预计到明年2月,欧洲地区可能会新增50万新冠死亡病例。
防控有所松懈是欧洲疫情再度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年夏季以来,在抗疫显现成效后,多个欧洲国家相继放松甚至取消疫情防控措施。放松防疫的背后,虽然不乏尽快促进经济复苏、推动社会运转重回正轨的现实考量与良好愿望,但不容否认的是,这样的放松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把新冠肺炎当成“大号感冒”,或“只要接种疫苗就万事大吉”的心态。人们犹记,去年疫情暴发以来,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多个地区或国家已多次吃过“防疫懈怠症”的亏。前车之鉴,不应忘记。
欧洲再次成为疫情“震中”也警示全球,大疫当前,各方必须高度团结一致,携手抗疫。包括欧洲在内的任何一个地区疫情蔓延,都为疫情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变数,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无法单纯依靠自身力量战胜疫情。
11月9日,在英国伦敦,准备搭乘地铁的乘客经过要求乘客佩戴口罩的指示牌。新华社发(史蒂芬·程摄)
团结就是力量。在策略上团结,世界在抗疫方面才能协调一致,真正做到严格管控;在行动上团结,全球才能解决疫苗分配不均、接种不平衡等问题,构筑真正的全球“免疫长城”;在思想上团结,人类才能凝聚共识,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任何国家都必须停止“拉抽屉”、搞对抗,停止阻挠、妨害全球团结抗疫。各国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各种宝贵资源用于携手抗疫、拯救生命。
11月9日,工作人员在法国巴黎街头一处新冠病毒检测点忙碌。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始终担当尽责,与国际社会开展全方位合作。中国率先同各方分享疫情信息、交流抗疫经验,率先向其他国家大批量提供抗疫物资、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提供疫苗帮助,率先对外派遣医疗专家组。中国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16亿剂疫苗,是世界上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中国还同30个国家一道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共同促进疫苗全球公平分配,以行动凸显与国际社会风雨同舟的大国担当。
11月9日,人们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一辆“疫苗巴士”前排队接种新冠疫苗。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期待在即将到来的冬天,欧洲地区迅速采取措施,尽快遏制住疫情反弹。希望在战胜疫情的道路上,各国共担抗疫之责,发达国家能够切实守信履诺、展现责任担当。唯有世界各国保持警钟长鸣,坚持守望相助,才能最终驱散这场世纪疫情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