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社会

人身险产品为何需要“负面清单”

2022-02-28 14:32:52 来源:经济日报 我有话说
0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下发了《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2版)》,与2021版相比增加了9项内容,涉及健康险“短线长做”、医疗险混淆概念、增额终身寿险营销误导等多方面内容。

  近年来,随着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人身险产品数量和保费规模也在持续增加,但是相关产品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今年1月,监管机构就曾对28家险企、42款人身险产品存在的八大问题进行了通报。

  健康险、重疾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与车险、责任险等险种相比,人身险产品种类繁多,相当一部分产品设计复杂、条款冗长,极易产生理赔纠纷。这也成为很多消费者想参保又怕参保的重要原因。此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连续发布“示范条款”的目的也在于规范保险产品条款,减少理赔纠纷。

  与此同时,个别公司在短期险设计和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使用“自动续保”“承诺续保”等容易与长期保险产品混淆的词句误导消费者。在增额终身寿险的保额递增比例上超过定价利率,存在严重误导隐患。这些问题从表面上看是留下了风险敞口,侵害了消费者利益;从深层次看是公司产品管理粗放、风险合规意识淡漠。

  截至2021年底,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已接近25万亿元。2021年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5万亿元。可以说,保险业保障能力与水平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应该更多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使命。从这个意义上看,保险公司应当对照“负面清单”的要求,持续加强产品开发报备工作的审核把关,及时发现产品设计、定价、精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变更、停售类似产品。

  对于监管机构而言,需要对保险公司产品开发、销售等行为进行持续监测,坚决打击违规开发保险产品、产品炒停、误导宣传等行为,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对公司采取监管措施或行政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之下,不少保险公司开发的“隔离险”产品,打着“隔离就赔”的口号大肆宣传,既误导了消费者又扰乱了市场秩序,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监管检查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保险产品说到底还是金融产品,作为消费者也需要擦亮双眼,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更不能只听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就任性“买买买”。从实际需要出发,了解产品属性,看清合同条款,才是购买保险产品的正确姿势。

  此外,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负面清单”还可以持续加大扩容力度,进一步增强相关条款的规范性和约束性;对存在理解偏差、容易造成误导隐患的风险点提前识别、防患于未然。同时,根据不同险企的业务模式精准施策,进而促进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广大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保障。(于泳)

[责任编辑:孙满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