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成最“淡定”外卖骑手
事前做足功课 地图烂熟于胸
退役军人成最“淡定”外卖骑手
骑手刘汉迟在送外卖的路上。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 长江日报记者李慧紫
3月31日清晨6时许,洪山区太和里的街道上薄雾蔼蔼,飘着冷雨,美团外卖骑手刘汉迟穿好雨衣,转动电动车电门,开始了一天的配送工作。
入职近三年,30岁的他成为团队里交通违规最少的骑手,半年内没有闯红灯、逆行等交通违规记录,被同事们开玩笑称为“明星”骑手。
■ 名字有“迟”做事不慌乱
下雨时,单量比平时要多,当天中午刘汉迟一小时内送了6单,虽然时间比较紧张,但他没有超速行驶,“对商家和路都很熟了,先取不用等太久的餐,再按照熟悉的路线前往,都没有超时。”
中午1时30分后,送餐高峰时段过去,在太和里站点附近一家小炒店,刘汉迟点了一份16元的青椒肉丝盖饭。坐下后,他摘下安全帽和口罩,一头细软的头发软塌塌的贴在头顶,左边太阳穴处露出一块较大的青色胎记,一张圆脸上留下了明显的口罩印记。
刘汉迟老家在黄冈市红安县,他是家里第3个孩子,父母给他起的名字里有一个“迟”字,这刚好和他性格吻合,做事不慌不乱,讲话也慢条斯理。而三年前因创业失败,他成了一名需要抢时间的骑手,为了让自己从容应对,他做了不少“功课”。
开始时为了熟悉路线,他经常在手机上研究地图,看哪条路红绿灯多,晚上10时许还去站点附近转转,弄清不熟悉的小区有几个门,从哪个门进会比较快。慢慢地,小区里哪栋楼离哪个门最近,哪家店出餐慢,哪个路口车多……他熟稔于心,这些“功课”帮他在路上“慢”下来。
刘汉迟当过5年兵,军队里养成的自律、遵纪守规的习惯对他起到很大的约束作用。不仅是遵守交通规则,不管多忙,早上起床后会习惯性地整理床铺,将床单扯平,提前一天会检查电瓶、查看第二天的天气,让自己做好充足的准备。
“路上车多、路况复杂,一着急也容易出事故。”刘汉迟说,有一次,路上有个浅坑,他没看见,连人带车歪倒在地,还好反应及时,只是膝盖被磕到,他第一时间检查外卖箱,幸好当时送的是水果,没有大问题,但想起来还是有些后怕。他说,平常和父母打电话,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注意安全,“他们对我没有太高的期望,就希望我平平安安。”再以后,他都特别小心。
■ “有稳定收入,再苦再累也不怕”
18岁时,刘汉迟选择入伍,5年后退伍,刘汉迟来到武汉,在工地当过小工,干过销售,2018年他和一个朋友创业,成立一家小公司,招人帮楼盘卖房,因为经验不足,一年后,资不抵债,他和朋友产生分歧,两人狠狠打了一架,“不谈了”,回想起来,刘汉迟摆摆手不愿再回忆。不仅和朋友关系破裂,还欠下了十几万的债务。
他坦言,当时自己压力很大,一点都不敢折腾,折腾不起。那时候在媒体上看到外卖骑手月入上万的新闻,他马上就去了。
“有时候早晨5时多就出来跑,一跑跑到大半夜,高的时候一个月能赚一万多元,平均下来每个月七八千元。”刘汉迟说,外卖骑手的工作生活比较自由。更重要的是,骑手工作,为他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支撑他还债。“最开心的就是看到工资到账的时候,只要能让生活过得更好,再苦再累也不怕。”
为了省钱,他住公司集体宿舍,每个月400元,加上吃饭,每月花费控制在一到两千元,两年后,他终于还清了债。
■ “每月要还月供,我跑单更得勤快点了”
“当然也有很难的时候,很想放弃,特别是冬天在外面手都冻僵了,受不了。”他只能告诉自己再坚持坚持,天气转暖就好了。这样的煎熬持续了一段时间,很快,刘汉迟就调整了心态,“干哪一行都有辛苦的一面,咬牙熬过去就好了。”
夏天的时候,有一天他接了一个单子,一口气爬到六楼。开门的是一位女士,看到他满头大汗,让他等等,转身到冰箱里拿了一瓶冰镇饮料递给他,说:“你辛苦了!”他头一次遇到这样的客户,当时只知道一个劲地说谢谢,这让他感动了许久。
像这样的暖心事有不少,也是支撑他坚持下去的一个动力。慢慢手上有了积蓄,加上父母的支助,去年,他花10多万元首付,在老家黄冈市红安县买了110多平方米的房子,2023年交房,“每月有月供,我跑单更得勤快点了。”刘汉迟笑着说。“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找个女朋友,建立一个自己的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