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校实践平台——北京师范大学推进统战工作助力高校发展小记
廖英 本报记者 李恒
“学校章程应该回应什么是中国的师范大学这一重要命题”“我认为要以‘五性’,即时代性、历史性、国际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引领学校章程修订工作”“要突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近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校章程修订座谈会上,多位来自民主党派的党外教师代表畅所欲言。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学校各项事业的参与者、决策者和推动者,做好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实现政治上同向,思想上同心,行动上同行,才能服务好高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统战部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统战领域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推动引领校内统一战线成员以多样、畅通、有序的形式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校实践平台。
建机制,夯实制度基础。完善沟通会商机制,进一步完善统战部门牵头、统战团体和代表人士参与、相关职能部门领办的“同心圆议事”协商工作机制,运用统一战线的方法理念、价值取向、渠道平台等来推进基层民主协商,解决好民主协商“谁来参与”和“如何参与”的问题。完善意见反馈机制,结合学校改革发展要求,组织开展统一战线系统“十四五”规划座谈会、学校章程修订座谈会、党外知识分子交流研讨会等,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大家的意见建议,充分吸收到规划编制等重要文件制度中,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有力保障,有效助力学校发展。
搭平台,丰富实践形式。建设交流平台,学校“同心荟”是促进党外知识分子们的跨院系、跨学科联络交流的平台,利用中午、课后、假期等时间,交流在教学科研中的体会经验,讨论学校改革发展中共同关注的问题,形成了思想碰撞、智慧凝聚的高地。建设数据平台,畅通党外知识分子为学校建言献策的途径。大家在电脑、手机等终端,指尖舞动中就能及时反映师生的意见建议,并能将这些有效沉淀下来,作为重要的数据,对分析研判学校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建设宣传平台,持续发声,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身边故事。借助“同心圆”公众号、官网、官微、校报及专报等形式,着力打造“纸媒+网络”宣传模式,通力建设信息化宣传平台、打造信息化宣传环境。
促融合,提升工作合力。推进重心融合,根据学校整体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对统一战线代表人士的选拔和培养力度,注重发掘一批有一定基层社会治理民意基础,有社会参与能力且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代表人士,主动提供机会,加强思想引导,提升服务学校的能力水平。推进信息融合,开发统战服务与支持系统,盘清统战“一本账”,补充奖励、培训、建言献策等信息,与校务数据对接实现数据共建共享,核心业务线上全过程办理,健全统战成员信息数据台账,不断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实现学习融合,利用好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契机,组织统战成员和统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深化巩固党外知识分子为学校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开展管理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