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多孩子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
“几个月前,一位朋友给我展示了一个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输入几个关键词后,智谱清言App转瞬就用中文‘写’好一个仅800字且提炼、总结很到位的恐龙科普短文,其素材来源于我们曾在国外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同样,输入‘小盗龙’一词后,一张小盗龙的复原图就被迅速画出来。”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星告诉记者,“在过去,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也要花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如今通过人工智能瞬间就生成文字或绘画,这让我的内心受到了冲击。”这次经历让徐星深刻意识到:未来科技将面临巨大的变革与变化,而下一代的创新精神,要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与传播来完成,因此科普教育极为重要,它关乎我国后备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今年全国‘两会’上,我提交的3件提案都与科普有关。”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7年间,徐星陆续提交了多件与科普相关的提案;而作为一名古生物学家,他早已踏足科普领域,30多年来,通过科普文章、科普纪录片和科普报告等形式,传播古生物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其间,他积极为中小学生做科普教育,“恐龙化石是怎样被发现的?如何寻找化石……”在各地中小学开展百场科普专题讲座,以鲜活生动的故事,让专业知识变得浅显而易懂,开阔孩子们的眼界。“科学普及,就是要在更多孩子的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厚植创新基因。”
今年1月3日,杭州市丹枫实验小学迎来了首位“名誉校长”——徐星,当天“徐星院士科普基地”也在这里正式落户,“我将尝试用‘小学校长’的新身份开展今后的科普教育。”
“在全国各地开展青少年科学普及工作时,我深切感受到,我国对科普的需求非常大,但缺少优质的科学教育模式,难以激发孩子们的探索与创新思维。如果不在教育方面作相应改革,将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徐星说。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背景下,科学教育及科普工作要怎样开展?在徐星看来,我国教育的优势在于学生底子好、基础扎实、应试能力强、执行能力强,但是“自主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弱。“人工智能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不顺应变化,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未来很难占领科技制高点。”徐星说,科技创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及新质生产力,都需要高水平的国民科学素养作支撑。
“可以确定,教育知识点的重要性在降低,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重要。我们亟需加强中小学科普教育,布局科技创新的‘先手棋’。”徐星认为,“中小学生要‘探究式学习’,首先得有时间。”加强科学教育,从顶层设计入手“做减法”至关重要。其中,课堂内的课程设置要优化、教材要改革,课堂外则应该减少重复性作业、让学生多参与科学活动。一旦减法做好,中小学生就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和探索,“探究式学习”也就更容易了。
“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小学的科学教师队伍需要大力建设。”徐星在调研中还了解到,当前中小学普遍缺乏专业的科学教师,已有科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素质存在不能适应小学科学教育的现象,“像医院‘全科医生’一样的‘综合性人才’才是合格的科学老师。”因此,需大力加强和完善中小学科学教育专业、科普专业在师范类和综合性高等院校的发展。
“科普就是要触及我国每一位公民。”徐星建议,加强中小学科普教育是第一步,要全方位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可以从推进科普事业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入手。大力增加文旅产业的科普元素,推动文旅产业的“科普+”升级,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体系、国家地质公园和化石产地保护体系以及天文观测等野外科学台站体系等已有科普资源,推动科普特色类文旅产业的发展。(照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