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党派团体

书香绿茵场 学校换新颜——民盟中央助力毕节乡村教育发展掠影

2025-02-25 10:07:48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有话说
0

  结对帮扶跟岗学习活动启动仪式 民盟中央供图

  阳光小学足球场 民盟中央供图

  “这个寒假,我最想念的就是学校的足球场了!”新学期刚开始,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阳光小学的操场就热闹起来。五年级三班的张胜杰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尽情地奔跑,享受着足球带来的快乐。

  阳光小学操场上的这一幕,只是毕节市七星关区教育发展蓬勃生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民盟中央持续开展的“组团式”帮扶工作,惠及地方教育事业,更惠及这里的孩子。

  用书香筑梦 让绿茵足球场点亮校园

  每当看到孩子们在足球场上欢快奔跑的身影、在“民盟烛光读书室”里专注阅读的脸庞,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阳光小学校长吴念的心中总是暖暖的。

  “这所小学情况颇为特殊,它曾是贵州省最大单体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配套学校。”吴念介绍着学校情况,也回忆着曾经不易。

  “2023年4月13日,民盟中央领导到学校调研,将阳光小学确定为帮扶七星关区100所学校中的重点帮扶对象。同年10月11日,民盟中央为学校带来了价值108万元的项目捐赠。”吴念介绍,其中,由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联合章如庚慈善基金会捐赠书籍建设的“民盟烛光阅览室”已经投入使用;2024年1月,民盟中央援建的阳光足球场也正式落成。这些落到实际的帮助,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能为乡村的经济、文化、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保障。吴念深知这一点,他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把阳光小学的孩子们培养得更好。而民盟的帮扶,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明显的助力,这让他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欣喜。

  “因为这个足球场的建成,帮助孩子们爱上足球。2024年,学校参加片区校园足球联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不少孩子都说,以后要去更多地方比赛。”吴念自豪地说,良好的运动场地不仅是孩子们释放活力、锻炼身体、提升综合素质的乐园,更是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精神和坚韧品质的摇篮。

  “孩子们下课后蜂拥而至,有的在草地上奔跑,有的甚至在草地里打滚,那份纯真的快乐也感染了我们每一位老师。”回忆起足球场开放的第一天,阳光小学教师余润先说,“参加体育活动、增加阅读量,明显感觉到孩子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都更加自信了。”

  “民盟中央的关怀无微不至,他们还为阳光小学捐赠了1878套崭新的学生冬装校服。”余润先介绍,这些温暖舒适的冬季校服,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也让全校师生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憧憬。

  用组团式帮扶 助力毕节教育再上新台阶

  民盟中央先后出台了《民盟中央对口帮扶七星关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民盟“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实施方案》,召开了民盟“地域﹢领域”帮扶毕节工作推动会,成立了工作专班,积极调动民盟资源,加大对毕节市教育的支持力度。

  “民盟中央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毕节试验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还创新实施了‘1﹢20﹢N’组团式帮扶模式。”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负责同志表示,方案出台后,民盟中央动员20个民盟省级组织协调当地学校与毕节138所中小学、7所职业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积极落实帮扶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24年,民盟各级组织落实帮扶项目80个,培训校长、教师4100人次,完善“民盟烛光图书室”24个,线上培训师生32.3万人次。以民盟中央委员、各专委会委员为代表的盟员捐款637.2万元,资助困难学生1012名,奖励优秀教师100名,捐赠各类教育教学物资3263万元。民盟中央还联系贵州省陶研会、新东方公益基金会、北京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学海行舟公益基金会等机构和盟内外爱心企业以及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为七星关区有关学校捐赠了图书4万余册、校服3000余套。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的专家团队和学生实践团队,长期驻扎在梨树镇上小河村,多维度推动上小河村的乡村振兴工作。

  情系山区教育 以实际行动诠释民盟担当

  作为组团式帮扶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民盟组织在不同地区积极发挥作用,其中,民盟宁波市委会与育才中学对何官屯中学的支持就是最好的例子。

  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慈溪育才中学董事长沈宏邦介绍:“双方通过教师交流、学生互动、资源共享等多种创新方式,共同探索教育帮扶的新模式与新路径。育才中学不仅派遣了优秀教师前往何官屯中学支教,还积极邀请何官屯中学的教师来校交流学习,有效提升了双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彼此成就的事业。”沈宏邦始终秉持着双向互动这一理念,在工作中不断深化教育帮扶的内涵。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民盟一直以来的重点关注领域。”作为民盟盟员,沈宏邦认为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到更需要的地方,助力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了确保教育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民盟宁波市委会与育才中学对结对帮扶何官屯中学工作进行了精心设计,深入研讨帮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先行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帮扶协议。此后,沈宏邦多次带队前往毕节,实地考察学校情况,并上门慰问家庭困难学生。2024年4月,育才中学捐资的微格教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投资援建的教师云办公电脑及校园网络覆盖工作也基本完成。目前,慈溪育才中学已在帮扶工作中投入教育资金200多万元,后续还将持续投入,争取给何官屯中学带来质的变化,为当地乡镇中学的提升发展提供更多经验和思路。

  沈宏邦表示,为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教育帮扶内容,育才中学计划在未来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活动将包括组织更多的教师交流互访、学生夏令营活动以及在线教学资源的共享等,旨在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更多中西部地区的学校和学生。

  对于民盟宁波市委会与育才中学的帮助,何官屯中学的师生们深表感激。一封由上百名受助学生写的联名感谢信上写道:“因为你们的帮助,在我们的心里留下了温暖的印记。你们给予的不仅是物质的帮助,更是精神的抚慰……”

  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今年,我们一方面将督促各参与单位落实好制定的各类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工作走深走实;另一方面,我们将总结其中的经验和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确保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将深入推进民盟特色班和学生心理健康关爱项目,带动当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整体提升。”(记者陈姝延 通讯员 高睿强)

[责任编辑:张文亮]